首頁 > 關於Hi natural放牧蛋


HI NATURAL的雞蛋,除了好吃又環保以外,
每顆雞蛋還乘載著生產者滿滿的熱情與溫度
一顆吃得安心、
友善生態環境的雞蛋

嚴格的源頭把關,確保每顆蛋的優良品質
黑水虻飼養技術、嚴格把關的自製飼料原料、自行生產的草藥和安全無毒生廚餘,都是循環農業飼養方式不可或缺的一環,在給予雞隻們自然健康的生活環境時,我們不只在乎生產模式對環境的友善度,更在乎每位顧客的食品安全與健康
農業生產與生態保護兼顧的最佳示範(場地:Eye自然生態體驗園)
這裡沒有豪華又氣派的裝修,也沒有優美舒適的打卡景點,只有堅持保護環境的責任心,促使我們營造出充滿著科學知識與實際行動的學習場所
因為我們愛自然,所以Eye自然
農業生產本來也是自然的一部分,只是我們需要多花一點時間與堅持,給環境一個自我修復的空間
保護好環境,是生產者應有的責任
我們可以裝作看不見環境的傷痕,但傷害不會就此消失,而是把問題推給下一代去面對,所以我們堅持友善環境的生產方式
不同顏色的蛋,
吃起來味道不一樣?
母雞品種的不同,決定了蛋殼顏色的不同,農場主要飼養的蛋雞品種包括了褐殼、粉紅殼的伊莎蛋雞以及青殼的阿羅卡納蛋雞,而這些不同品系的雞所產下的雞蛋,在口感和香氣都有些許差異。


紅殼
推薦給不喜歡蛋黃腥味、熱衷於享受蛋黃綿密口感和特殊香氣的顧客。

粉殼
推薦給喜歡蛋白Q彈、蛋香十足的顧客。

青殼
限量版的蛋中極品,不論是蛋白彈性或者蛋黃香氣,都令人難以忘懷。
汴荔蛋的故事
友善雞蛋.
想像過嗎?生產一顆雞蛋需要付出多少的環境成本?當然~傳統的蛋雞養殖是為了提供售價平易近人的雞蛋給人們食用,所以並非籠養蛋雞就是不好的~但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,我們是不是能替環境做些什麼呢?
汴荔蛋,就是在這樣以友善環境為出發點所生產出來的產品,我們利用微生物發酵技術,將人們農產加工後所剩餘的下腳料製作成優質的蛋雞飼料,再配合飼養全程不用藥的飼養方式,來生產吃的安心、對環境用心和雞活得開心的優質雞蛋;在另外一方面,為了改善在地社區人口老化的問題,汴荔蛋也致力於推廣果園底下空間再利用的林下飼養模式,可以有效增加土地利用率和農民收入,同時還能協助果園從慣行農法轉型為安全無毒管理方式,想品嘗看看優質友善環境的汴荔蛋嗎?歡迎與Eye自然生態體驗園聯繫喔~

汴荔蛋養殖方式
荔枝林下的循環式農業
林下經濟,是近年來推動果園轉型的重要方針之一,頭汴社區原為荔枝龍眼的重要產地,但隨著時代演變及收入降低的情況下,致使果園生產逐漸沒落且無人願意接手,因此藉由推動林下經濟協助社區農業轉型,並吸引青年回流社區,有其重要的指標性價值。有效利用資源,是循環式農業生產的中心結構,雞隻飼養的過程中,從飼料配製、飼養環境及糞便處理,都必須妥善規畫管理,才能營造出對環境低負擔的循環經濟。
在林下養雞生產模式中,第一個問題是雞隻糞便可能帶來的異味,因此採用了微生物及黑水虻,來減少育雛及飼養過程中所產生的味道。由於蛋雞的腸道較一般雞隻來的細,再加上飼養全程不使用抗生素等藥劑,因此飼養過程中著重於雞隻體質的調整,我們藉由酵母菌、乳酸菌及酒麴菌等菌種釀製飼料,來促進雞隻腸道養分吸收的更完善,並減少雞糞中蛋白質的含量,則可有效降低異味產生,此外,我們同時飼養黑水虻來協助處理雞糞,黑水虻是一種腐食性的雙翅目昆蟲,幼蟲以動物糞便或動植物屍體為食,能加速碳循環的反應,藉由黑水虻處理雞糞,可加速糞便的發酵與分解,達到降低臭味的效果,同時又能生產優質的有機肥料。
循環農業所面臨的第二個問題,則是雞飼料的來源,為了達到友善環境的飼養原則,現行市場上所販售的飼料級玉米多為基因改良產品,在不確定基改作物對環境中微生物或其他昆蟲的影響前,應盡量減少使用,因此,我們的飼養過程中多採用食品加工後所產生的下腳料,例如芝麻粕、國產加工後剩餘玉米粉及玉米胚芽等等(因國內法令規定,國內不允許栽種基因改良作物),來達到友善環境的目標,因此,藉由這種生產方式所產出生來的有機質肥料,可以安心的使用於果園或用來栽種蔬果,除了提供自己食用外,又可將多餘的次級品餵食給雞隻作為營養補充,達成循環式農業的整體架構。
環境介紹觀看更多最新資訊 >

SGS合格證書

